彼得前書
作者:陳鴻

「聖經導賞」並不是釋經文章,也不是書卷大綱,只是點出閱讀重點,是我在三藩市播道會教會服侍時,為了鼓勵會友參加每年讀經計劃而寫的。內容主要來自以下兩本書(如果有參考其他著作,文中會列示):

Gordon D. Fee and Douglas Stuart, How to Read the Bible Book by Book: A Guided Tour
Gordon D. Fee and Douglas Stuart, How to Read the Bible for All Its Worth: A Guide to Understanding the Bible(中譯本:《讀經的藝術:瞭解聖經指南》)

  • 彼得前書可說是專為受苦的信徒而寫,彼得以主耶穌為榜樣,領受和解釋基督徒為何受苦,特別是並非源於個人犯錯,而是遭不信的人苦待的情況。
  • 彼得貫通了新舊約,用極有深度的神學觀念,將以色列人和基督徒的使命和結局,藉著基督聯合起來。
  • 閱讀本書,經常會遇到本來用來形容「以色列」的字眼,如「是有君尊的祭司,是聖潔的國度,是屬神的子民」等,使人聯想起舊約以色列人邁向應許地的旅程。他們在外邦人中間生活,卻要保持神子民的聖潔,歷經仇視和爭戰,為的是要到達耶路撒冷。
  • 最同樣,基督徒也要經歷苦難,目的是為了將來的榮顯、不能朽壞的基業。難怪以下這些字眼出現頻密:受苦(十一次)、行為(六次)、選召(十次)、盼望(五次)、榮耀(十三次)、得/承受(三次)。
  • 閱讀本書,彷彿體會到使徒彼得經過多年事奉之後,對主耶穌在世的使命有更深的體會。彼得多次說主「受苦」(代替「受死」),實在是為了留下榜樣(二21~24,三15~18),是信徒在世行事為人的效法對象。主耶穌因為受苦而完成救恩;同樣,信主的人在未信的人手下受苦,間接也有領人信主的作用(三1)。信徒若能持守聖潔,讓周圍的人因而有機會認識神,就能夠像主耶穌一樣,成就當年以色列人所領受但未能達成的使命──叫萬族得福。
  • 本書一開始已經指出現今的苦楚是為了將來的榮耀(就是上文所提的)。接著全書可以分成三大段落:
    • 一章13節至二章10節 神子民聖潔的生活
    • 二章11節至四章11節 以「親愛的」開始,以榮耀頌結束,指出神子民受苦是為了救那些苦待他們的人──不信的政府、不信的主人、不信的丈夫
    • 四章12節至五章11節 從聖經神學的角度解釋苦難,並且勉勵教會領袖
  • 在二章11節至四章11節這個大段落,彼得教導信徒生活在不信的人當中,要有好行為(二11~12)。在二章11節至三章7節,特別指出一些關係:政府、主人、丈夫。在三章8節至四章11節,則泛指一切苦待信徒的情況。在這兩個小段落,彼得兩次以基督為榜樣:在二章21至25節,彼得明顯視主耶穌為以賽亞書五十三章3至6節那受苦的僕人;而在四章1至6節,彼得再次以基督受苦為基礎勸喻信徒。
  • 彼得前書裡「效法基督」的手法實在值得留意。先從廣義的層面來說,基督一生的使命,甚至受苦,是每個信徒生活行為的指南針,即使受冤受苦也不可改變。此外,彼得特別指出負責關顧教導的教會領袖,要以主為榜樣,耐心工作,不要為眼前的回報,而要等候大牧長顯現的那一刻。
  • 無論是不是領袖,信徒如果有這麼長遠的眼光過生活和事奉,當前人生的苦楚,都會變成無關痛癢的小問題。



聖經導賞

難解經文

學者文庫

讀經有妙法

金句精讀

靈食蜜語

基督徒常用語

聖經講座錄影

聖地風貌相片集

文以明道


聯絡明道 :: 使用條款及私隱政策
© 2021 明道社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香港九龍新蒲崗雙喜街9號匯達商業中心6樓6號室(地圖)
電話:2986-9968 :: 傳真:3013-9501 :: 電郵:info@mingdaopress.or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