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考聖經,最重要不是加添知識,而是改變生命。我們真正了解神的道,然後應用到自己身上,生命才會改變。以下的步驟幫助我們解讀聖經的敘事文。
I. 舊約敘事
(以士師記中基甸的故事為例)
一、前提假設
我們的假設是,所有敘事都至少提出一個問題,而下文至少提供部分解答。當然,問題的種類很多,但多數可以歸納成一個。作者寫下某些資料,不但是為了讓讀者知道,更是為了探討他所選定的問題。
問題通常出現於故事的開始, 所以不難找。找到了問題,就可以將所有資料按這個問題來分析。
基甸的基本問題, 就是言行不一。他口裡說唯有耶和華管理以色列人(士八23),但他的作風跟外邦王一模一樣,要將戰利品據為己有(24節),又娶許多妻子(30節),甚至將兒子起名叫亞比米勒(意即「我父親是王」,31節)。他一方面奉耶和華為王,另一方面卻僭越了耶和華的地位。
二、解讀法
解讀法就是根據一些步驟,逐步找到解釋那段經文的重點,然後解決;否則,面對大量毫無關連的資料,大家就會各有不同的理解,也不知道是否解得正確。
1.找出前言與結語
這個步驟是「非必要」的,因為並不是每卷敘事文都有前言和結語。例如馬可福音,首尾的段落都是事件的記載,不可強說是前言或結語。士師記有兩段前言,兩段均提及約書亞死後所發生的事,只是重點不同;這是平行寫作的手法。在第一段(一 1.二 5),以色列人的事奉態度是得過且過,他們沒有百分百遵行耶和華的吩咐,容許迦南人留在他們中間(一27.36)。該做的事,他們不是完全沒有做,但只是做了一半。在第二段(二6.三6),以色列人更是完全失敗,他們又拜偶像,又行邪淫,速速離開列祖所行的道(二17)。以色列人從服從一半,演變成完全不服從,這就是前言的重點。 士師記的結語也有兩段,先是米迦拜偶像的故事(十七.十八章),論及金錢;然後是利未人與其妾的故事(十九.二十一章),論及家庭。由這兩個故事,可見以色列人的惡性循環發展到何種地步。
2.列出情節綱要
研究整件事件如何發生,過程主要有三部分:第一、問題出現;第二、故事中的人物如何解決那問題;第三、這人物解決問題之後的結果,或好或壞。在基甸的故事中,後來基甸的眾子被殺(九18),結果當然是不好的了。
3.連結此書卷中其他主題相似的敘事
這部分要讀過整卷書才能做到。但其實查考某段經文,最安全的做法就是將整卷書從頭讀到尾,因為古時的人在會堂裡聽聖經,也是從頭聽到尾的。如果只抽出其中一段來查經,但分段不正確,就會查不出所以然來。在士師記中,基甸和亞比米勒都重視王權,亞比米勒用來描述自己的字句,都與王權有關(如九2),顯示這人渴望作王。耶弗他與基甸也有相似之處,他們都是士師記中提及的大能的勇士(六12,十一1),憑著重複的字眼就知道這兩個人是相關的。十一章6至9節清楚顯示耶弗他也想作王,而且他所用的辦法很像基甸。
按著這步驟,就發現士師記中有一種人喜歡作王,但他們偏偏不能作王,因為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,然而他們也沒有奉耶和華為王。
4.與可能出現於其他書卷的.事互相參照
經文有時會引用其他書卷,我們要探討作者為甚麼要引用這些經節。
基甸蒙召的故事與摩西(出三章)十分相似,他們都遇到耶和華的使者,他們都不願意接受,兩個故事都提及米甸人..。士師記作者肯定熟悉摩西五經,他為甚麼要運用一些跟摩西五經相同的字眼?就是讓讀者知道,其實基甸與摩西有相同的潛力;然而,基甸的結局卻跟摩西不同,因為即使人有某種潛力,蒙神呼召做某種工作,也不一定能夠做得十全十美,要視乎那人是否對神忠實。
作者暗示基甸要成全摩西嗎?細看故事情節,就知道當然不是!我們應該比較二人生平,有整幅圖畫,方能下正確的結論。
5.連結前言與結語
前言的問題是,以色列人沒有完全順服,後來甚至完全不順服;基甸也一樣,說一套做一套,他的失敗更變成以色列人的失敗。基甸的故事為第一、二章的問題提供了部分的答案:他們的失敗是因對神不忠實。 結語的問題有兩個,就是金錢和家庭的問題;基甸也在這兩方面出了問題。由此可帶出不同的屬靈反省:屬神的人應該如何管理錢財?如何處理自己的成功?如何看家庭的價值觀?
6.提出問題與解決辦法
基甸所行的和他所說的不一樣。作者提出的解決辦法是,在我們處理金錢或成功,以及處理家庭關係這幾方面著手,就能解決言行的問題。
7.由問題與解決辦法尋找經文應用
帶領查經時所問的問題,應該與運用上述方法收集得來的屬靈原則有關。以這些原則為中心點,就不會出現無關重要的提問。而最重要的,當然就是將這些原則應用到我們的生命裡。 講道也要緊貼這些中心點,例如講論基甸的故事,就要重複「要好好處理成功和家庭」這中心點,務必讓會眾在散會之後仍然記住。
II. 新約敘事
(以約翰福音第二章為例)
一、前提假設
新約敘事文同樣有這個部分,因為同是敘事,作者同樣記述人物面對甚麼問題,怎樣解決,以及解決後有何結果。
二、解讀法
1.找出前言與結語
約翰福音的前言和結語都很清楚。前言(約一1~14)從不同的角度描寫「道」,以這種特別的方式來描寫主耶穌。結語(二十30~31)則表明作者的寫作用意,就是叫人信服耶穌,信服那太初已有的「道」。
2.列出情節綱要
在迦拿的婚宴(二1~12),問題(即故事的開端)是沒有酒,情節中耶穌稱祂的母親作「婦人」。在耶穌潔淨聖殿的故事中(二13~25),問題是有人在聖殿做買賣。兩段經文中都記載了人物的回應,以及回應所產生的結果。
故事讀過了,但有甚麼意義?暫時未發現並不要緊,只要先將資料記下來。
3.由兩個觀點進入
讀新約敘事文,一定要注意耶穌和敘述者(即是作者)這兩個觀點,我們要從這兩個可靠的角色來了解故事的要點。
在二章6節,敘述者說明故事人物的做法是照猶太人潔淨的規矩,表達出猶太人的禮儀如沒有耶穌的祝福就沒有功效。耶穌要將沒有意義的禮儀變得有意義;僕人相信耶穌,聽從耶穌,事情才會發生。在二章13節,作者記載那時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。在第19和21節,耶穌和作者都提及新的聖殿,表達出聖殿如沒有耶穌就沒有用處。耶穌取締聖殿裡的宗教禮儀,凸顯宗教本身是不能救人的。
禮儀和宗教都不能救人,唯有與耶穌建立關係,順服遵行祂的吩咐才有用。憑這兩個可靠角色的觀點,就能夠衡量讀經得出來的心得是否正確。
4.連結此書卷中其他主題相似的敘事
約翰福音中只有兩處,耶穌稱祂的母親作婦人。第一次是在迦拿婚宴,第二次是在十字架旁,耶穌將母親交給門徒約翰之時。作者先說明那位是耶穌的母親(二1、3,十九25、26) ,而耶穌則稱她為婦人(二4,十九26),然後又稱她為母親(十九27),這兩個詞是不同的。
兩段經文相似,是作者刻意的。耶穌在第十九章被釘十字架,揭曉了第二章的謎;在第二章未能解答的問題,等到十字架就解答了。耶穌要取締的所有事情,都要到十字架才有果效。第二章所說的沒有完全應驗,要等到耶穌被釘十字架之時;所應驗的就是要在祂的身體上創造新的家庭,不是靠血緣或傳統建立,而是十字架所帶出的屬靈家庭。
5.連結此書卷中其他內容相似的講論
第三至四章論及傳統(尼哥底母、撒瑪利亞婦人等),主旨是耶穌超越傳統,確認了第二章的重點,不過要等到下文,才知道要經過十字架才能成就。
6.連結前言與結語
前言的中心點是耶穌是「道」,祂的話語是最重要的。在第二章迦拿婚宴,人聽從了這「道」所說的話,就有神蹟出現。在第三章,耶穌與尼哥底母對話,尼哥底母的話愈說愈少,因為他所說的沒有道理,到最後只好聆聽這「道」所講的道;耶穌的話語遮蓋其他角色的話語。
結語的中心點是信,人要信才有果效,才能夠超越傳統。這是信傳統(禮儀)或信耶穌(關係)的抉擇。
7.提出問題與解決辦法
我們面對的問題是人喜歡守傳統,做事愛依循一貫的做法。解決辦法是,耶穌讓我們得到新的生命,我們做每一件事,都要衡量是否能夠加強我們與耶穌的關係,我們的信有否增加。
8.由問題與解決辦法尋找經文應用
不同教會面對不同的處境,有不同的問題。現在我們就可以將上述的解決辦法應用到自己所面對的處境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