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景:文化、政治及社會背景
作者:曾培銘
聖經的敘事發生在人類的歷史當中,因此,更多了解敘事的背景,會大大幫助我們更深入理敘事的意義。敘事者也藉背景資料交代/營造敘事進程,角色為何有如此的思想,當地的文化習俗又如何影響角色的行動和說話。
「時」「空」是盛載敘事的容器,萬物的互動都發生在這個容器當中。我們現在思考約翰福音二章13至21節,看看時間和地點如何影響敘事的發展,及敘事者如何藉此透露信息。
經文記載當時是逾越節近了(二13),逾越節是記念神拯救在埃及為奴的以色列人的偉大事件( yetze’at Mitzraim )。而且,猶太人在逾越節慶祝春天來臨,所以,猶太傳統稱逾越節為「猶太春節」( Chag Ha’Aviv )。此外,這個敘事發生的地點是由一個天才建築師希律所建的「聖殿」。這座宏偉的聖殿用了「四十六年」建成(二20)。這座巨大的建築物的頂部貼有黃金,相傳在二十多公里外的人也能看見這個金光閃閃的聖殿頂部。由於聖殿是建造在山上,預備去聖殿進行宗教活動的猶太人,必定沿山路而上。
聖經記載凡獻給神的動物必定是「無殘疾」的(利三1)。如果在上山/登聖殿途中,動物跌倒以致殘疾的話,這隻動物就不能用作獻祭。另一方面,猶太人不准許任何人以鑄有凱撒頭像的錢幣作聖殿奉獻,所以他們奉獻前,必須兌換專門用作奉獻的錢幣。因此,猶太人(特別是經商的)去耶路撒冷過節時,必須把從外地賺來的錢兌換,才能奉獻。
為了避免在山下/城外買來獻祭的動物有任何損失;為了滿足猶太領袖奉獻金錢的規矩,在因利成便及固守奉獻用指定錢幣的傳統,當時的宗教領袖就容許人在聖殿裡售賣獻祭用的動物和兌換金錢。問題是,無論任何措施一涉及「買賣」,當中就涉及賺取利益以謀生。用來炫耀希律功績的聖殿,只為滿足傳統與律法要求而容許各種買賣的猶太人;在逾越節這個能賺錢的日子,聖殿就成為炫耀/謀利/詭詐/貪方便的地方,慶祝逾越節已經滲入其他元素了,猶太人究竟是為了滿足規條/私慾,或是記念神的拯救(甚至期望將來的拯救,即那位彌賽亞降臨)?或是兩者都有?敘事者提到耶穌要取替這個地方(二21)。耶穌是神的羔羊(一29),又是除去世人罪孽的(另一個「出埃及」),有形聖殿/羔羊被祂取代。
今天我們如何看待教會?如何看待崇拜和團契時間?它是一個聯誼,作買賣,甚至各取所需的聚腳處,還是共同分享信仰的地方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