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約伯記看智慧人生
講員:鄺炳釗博士 / 整理:劉嘉儀
本文撮錄自鄺炳釗博士於2010年1月份明道聖經專題講座內容。

I. 引言

有一位理髮師,向他的顧客誇口說:「待會兒有個孩童進來,我要證明給你看,他是全世界最沒有智慧的人。」不多久,果然有一個年約七、八歲的小童走進來。理髮師立刻向他伸出雙手,右手拿著一個一圓硬幣,左手拿著一個五角硬幣,任他挑選。那小孩二話不說,就取去那個五角硬幣,然後掉頭就走。理髮師於是向客人說:「我說得不錯吧,世上那有這樣蠢笨的人,也不知道他的父母是怎麼教他的。」當客人離開理髮店時,碰巧遇上那個小孩,出於好奇,他就問他說:「為何你每天都只拿取五角硬幣呢?」小孩答說:「你若承諾不把原因對理髮師說,我就告訴你。」客人答應了。於是,小孩和盤托出:「先生,請你想想,如果我拿走了那個一圓硬幣,理髮師還會每天跟我玩這個遊戲嗎?」

在這個故事裡,究竟誰有智慧?所顯示的又是何種智慧?對許多人來說,智慧確實是個謎。舊約聖經非常重視智慧,且認為智慧、義人,和蒙福三者緊密相連。詩篇第一篇強調,有智慧做正確抉擇的,就是蒙福的義人。箴言談因果關係,重申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,這是傳統的智慧。可是,在現實的人生裡,卻有不少好人受苦。神既是全能與全愛,何以好人會受苦?約伯記的作者反省這個人生的困惑,嘗試從他的角度來回答:為何有些時候善無善報,惡無惡報?

本文將從約伯記的結構,尤其是序幕與終幕部分,來討論其關乎智慧人生的重點。讓我們先看看約伯記全書的排列:

一∼二章 三∼二十七章 二十八章 二十九∼四十二6 四十二7∼17
引言/
開場白/
序幕
三輪對話
(約伯/三友)
1.三∼十四章
2.十五∼二十一章
3.二十二∼二十七章
加插 三番獨白
1.約伯(三友):
二十九∼三十一章
2.以利戶
(約伯及三友):
三十二∼三十七章
3.耶和華(約伯):
三十八∼四十二6
結束/
後話/
終幕

其次,約伯記序幕部分排列如下:

約伯和家人

(一1∼5;品格、神喜悅及賜福〔兒女、財物〕、吃飯、代禱)

天上集會論及約伯(1)(一6∼12) 天上集會論及約伯(2)(二1∼6)
奪去約伯所有的兒女和財物(一13∼19) 奪去約伯的健康(失去太太的支持)(二7∼8)
約伯的順從(一20∼22) 約伯的順從(二9∼10)

約伯和三友

(二11∼13;三友遠道來安慰他)

II. 素描智慧人(一1∼5)

約伯記一章1節描述本書主人翁約伯住在烏斯地,烏斯位於以東境內,也即是說,約伯是個外邦人。本書談的雖是以色列的神,但由於其主題普世適用,故此作者特意以一個外邦人為智慧人的化身。

智慧人敬畏神,遠離惡事。一章1節描述約伯完全正直,敬畏神,遠離惡事。第2至3節說他有七子三女,七千頭羊,三千頭駱駝,還有五百對牛和五百頭母驢。這些數字加起來都與「十」有關,象徵「完全」,表明智慧人的生命完全,沒有缺欠。在希伯來文聖經裡,約伯記置於詩篇之後,這編排其實是回應詩篇一篇1節遠離惡事的義人。

智慧人追求崇高的品格,不單自己行事為人遠離惡事,同時也會為別人代禱。約伯記一章4 至5 節記述約伯在兒子筵宴過後,吩咐他們自潔,又為他們獻祭代求,因他恐怕他們犯罪,心中棄掉神。棄掉原文是בּרךְ 通常譯作「賜福」(神對人)或「稱頌」(人對神,一21);但也可作委婉語,解為「咒詛」。不過一般來說,聖經中表達咒詛通常用קלל 一字(如:出二十二28;利二十四15∼16)。約伯記的作者選用這字,可謂別具匠心,他希望他的讀者思考:賜福與咒詛有甚麼關係?我們稱頌神是否只為了得到賜福?倘若得不到或失去神的

賜福,我們會否咒詛神?或認為神咒詛我們?我們若存心不良,動機不正,對神的稱頌可以是一種咒詛。我們的人生若遇上風暴,我們會如何反應?會否咒詛神,放棄信仰,棄掉神?

智慧人一生蒙福,到生命結束時,必圓滿安樂地返回天家。約伯兒女滿室,家道豐富,第3節指明他在東方人中就為至大,至大的意義並不清晰,大概是指最富有,或最受人尊崇。舊約聖經較多講述神賜人物質方面的豐足,新約則重視屬靈方面。不過,詩篇一篇6節其實也是指屬靈的福。當約伯經歷一切苦難而得勝之後,耶和華再次賜福給他,除了得回七子三女外,他的財富更是倍增。最後,他處理好家業,使女兒得以分享財產,然後在日子滿足之日安然離世(伯四十二12∼17)。

III. 智慧人遭遇難料(一6∼19,二1∼8)

一章6至19節與二章1至8節敘述天上的集會,說明約伯受試煉的因由。一章6節和二章1節描繪撒但是神的眾子之一,且侍立在祂面前,此處的撒但並不是魔鬼(新約的撒但),而是神的差役,負責偵察的工作。神向撒但稱讚約伯(一8,二3);撒但並不否定約伯敬畏神,可是他卻質疑約伯的純正,認為約伯敬畏神並非無故(即無理,見一9,二3),而是有原因,有目的,都是為了得到神的稱義和賜福。撒但向神暗示要試探約伯(一11,二4∼5),而神亦准許他這樣做(一12,二6)。於是,撒但攻擊約伯,藉天災人禍使他失去所擁有的一切。

在我們的人生經驗裡, 就算是敬畏神的智慧人,他們的人生也不一定一帆風順,甚至多有苦難,並且從屬靈的角度看,他們的遭遇都是出於神;然而,我們要分辨清楚,神只是容許(permit )撒但攻擊約伯,神沒有促使(cause )這事發生,而攻擊約伯的也不是神,而是撒但。

IV. 智慧人堅忍到底(一20∼22,二9∼10)

約伯作為智慧人的縮影,他對自己不幸遭遇的反應,堪稱楷模。一章20節,他說:我赤身出於母胎,也必赤身歸回;賞賜的是耶和華,收取的也是耶和華。二章10節,他又說:難道我們從神手裡得福,不也受禍嗎?智慧人知道自己只不過是託管者,所擁有的一切其實都屬於神。縱使人生充滿苦難,但他們仍能持守純正,積極樂觀面對風暴,對神至死忠誠。

二章9節,約伯的妻子對約伯說:「你仍然握著你的忠誠不放嗎?你應咒罵神,然後去死罷!」(直譯)他的妻子認為約伯已失去所有,還生了一身皮膚病,不如放棄生命吧。約伯信神,堅忍到底,不聽妻子的慫恿,在惡劣的環境下繼續持守信仰,沒有棄掉神。到約伯記結束時,妻子不再出現,因為她做了最不應該做的事情,就是鼓動人放棄信仰;撒但也再沒有位置,因為事實證明,約伯信神,並不是為了要從神得甚麼好處,而是因為神是真實的神,值得他信靠。這是智慧人的洞見和抉擇,我們也當學效。

V. 智慧人更上層樓(四十二7∼17)

二章10節的受禍是指犯罪導致的刑罰,約伯甘於接受犯罪所帶來的刑罰,而他的三位朋友也認為約伯受苦是他犯罪的緣故,問題是,約伯並不承認自己犯罪,他要求三友列舉他的罪行,以證明他受苦有理。約伯並不察覺自己心靈深處,仍然以自我為中心,他很緊張別人對自己的看法,很希望別人承認他是義人,甚至要向神顯自己為義(四十8)。約伯須要提升自己對神的認識,正如詩篇第一篇所說,蒙福的人除了遠離罪惡(詩一1),也要認識神(詩一2)。約伯要放下自我,認識神的主權,不把神局限在框框內,要求祂行事符合自己認為正確的邏輯。

耶和華親自對約伯說話(伯三十八∼四十二6),使他得著真智慧,明白神可以隨己意而行,無須向我們解釋。因此,約伯承認自己的無知,不能參透神和祂的工作。同樣,智慧人曉得在神面前謙卑,不自以為義,而是在任何困惑中仍全心信靠仰望。

約伯記結束時提及約伯為三友代求,又和親友吃飯,且特別記載他三個女兒的名字,形容她們是全地最美的女子,更像西羅非哈的女兒一樣,可以分享父親的產業。約伯記開始時卻只強調約伯關心兒子,為他們代求;此外,婦女擁有自己的產業也與當時的律例不符。透過這些敘述,作者表明約伯真的改變了,他不再以自我為中心,而他對神的認識也更上層樓。

VI. 結語

約伯記向我們啟示傳統智慧的局限,它非但不能解答何以人生有些時候會善無善報,惡無惡報,它更無法幫助我們明白神的主權。在約伯記第二十八章,智者問:智慧從何處來呢?聰明之處在哪裡呢(20節)?他的答案是:敬畏主就是智慧;遠離惡便是聰明(28節)。智慧人選擇敬畏神,遠離惡事,在任何人生風暴裡堅忍到底,持守信仰,不棄掉神,且因擁有對神的信心而生出活潑的盼望。戴德生在中國宣教,失去了太太和兒女,到他年老離世前,他說:「我不能閱讀,不能思想,甚至不能祈禱,但我能信靠。」(I can’t read, I can’t think, I can’t even pray, but I can trust.)願我們都向神說:我們一生信靠,一生追隨。



聖經導賞

難解經文

學者文庫

讀經有妙法

金句精讀

靈食蜜語

基督徒常用語

聖經講座錄影

聖地風貌相片集

文以明道


聯絡明道 :: 使用條款及私隱政策
© 2021 明道社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香港九龍新蒲崗雙喜街9號匯達商業中心6樓6號室(地圖)
電話:2986-9968 :: 電郵:info@mingdaopress.or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