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箴言看金錢與財富
講員:黃儀章博士 / 整理:李錦棠 本文為明道聖經講座的內容撮要。
箴言基本上不是一本教導我們如何投資或理財的聖經。它屬於舊約聖經的智慧文學,其目的乃是鼓勵我們追尋智慧(箴一2~6)。正如著名舊約權威華爾基博士 (Dr. Bruce K. Waltke)指出:「箴言所講的智慧,是指一種能夠與上帝跟人建立關係、懂得說話、照顧家庭、面對仇敵、處理個人財務等的能力。」當我們得著這智慧,便能夠活出智慧的人生,包括懂得如何交友、說話、管理情緒和錢財等。
I. 對於貧窮人
箴言指出財富是有其價值的:其一,它可以是人生的保障(箴十15)。財富成為我們的堅城,尤其是遇上一些突發的事件,財富就立時成為我們很大的幫助。其二,財富可以有助交友方面(箴十九4上,十四20下)。一個人有財富,就會有很多朋友想結識你,但反過來看,一個人貧窮,很多人都會疏遠你。
然而,一個人的財富若太多或太少也不適宜。若果太多,便有可能導致以下兩個問題:
一、財富太多會成為我們的負累。箴言十三章8節指出人的資財是他生命的贖價;窮乏人卻聽不見威嚇的話,意即一個人很有錢,但卻常常活在一個威嚇的環境,恐怕被人綁架,然後便要用金錢贖回性命。事實上,一個人愈有錢,便愈欠缺安全感。
二、財富太多也會使我們減少對上帝的依靠。華爾基博士指出箴言十八章10至11節是比較兩種的依靠:一種是義人的依靠,他們所依賴的就是耶和華;另一種是財主的依靠,他們以為財物像高牆一樣,感到非常安全。其實這只不過是一種假的依靠。另一處經文是箴言三十章8至9節,也同樣指出財富可使人驕傲,甚至不認上帝。
至於一個人若財富太少,也會有下列兩個問題:
一、 朋友會遠離我們,正如箴言十四章20節及十九章4節,兩處經文均分別指出一個人貧乏,身旁的人也會跟我們結束朋友的關係。
二、 財物太少會使我們犯罪遠離上帝。箴言三十章8至9節說明一個人可能會因為欠缺金錢,導致偷竊犯罪,得罪上帝。
II. 從箴言看「理財之道」
一、 理財原則:足夠的原則 (Sufficient Principle)
箴言指出理財的原則就是不多不少,足夠便是最好。箴言二十五章16節:你得了蜜嗎?只可吃夠而已,恐怕你過飽就嘔吐出來。雖然這節經文與理財沒有直接關係,但當中說明了一個原則,就是足夠便夠了(enough is enough)。正如吃蜜一樣,若果吃得過量,只會令人嘔吐,剛剛足夠的分量就是最好了。從經濟學來說,即是達到一個最佳的水平(optimum level),太高或太低都不恰當。
二、 「理財者的生命」對比「理財的策略」
究竟箴言有沒有為我們提供一些理財的方法,教我們如何達到最佳的水平?華爾基博士提出,「箴言並不是要教我們一些能操控人生的技巧,而是要培育我們的品格,來面對人生種種事情。」換句話說,箴言所強調的不是管理的方法(doing),而是管理者的生命(being)。誠然,箴言不是教授理財的策略,反而是著重理財者生命的素質。故此,箴言對以下不同的人作出提醒:
1. 對於貧窮人
對於貧窮人來說,箴言有兩方面的提醒:
1.1 不要貪財(箴一18~19),更不要因為貪財而不擇手段獲取金錢(箴一10~18,十三11,二十八22);相反,我們要用自己雙手勤勞工作(箴十4~5,十二11,十四23,六6~11),以達到足夠的水平。
1.2 有一顆知足的心。在箴言三十章7至9節的亞古珥禱告中,他向上帝求兩件事,就是誠實無偽的心和知足的心。他祈求上帝賜給他需用的飲食,希伯來文原文是指「分配給我們的」,意即求上帝按著分配給我們的賜給我們。或許套用華爾基博士的說法,即「求你按著我的配額(quota)賜給我」。不過,到底是誰來定下這配額?答案當然是上帝,因為祂最清楚我們的需要,祂是按著我們的需要而給我們配額的。亞古珥按著上帝所給的配額而禱告,這就是箴言所說的知足的心。
2. 對於富有人
◦對於富有人來說,箴言提醒我們不要揮霍(箴二十一17,二十三19~20),切勿大吃大喝,要將額外的金錢幫助有需要的人(箴三27~28,十一24~26,二十八27),要有一顆樂於施與的心。
3. 對於所有人
對於所有人來說,箴言有兩方面的教導:
3.1 我們不應將眼目定睛在錢財方面,更不要以追求錢財為人生的首要目標。經文指出智慧比財富還寶貴(箴三13~18),且是值得我們一生一世追求的。當我們得著智慧,就會懂得活出一種敬畏上帝的屬靈素質,而這種素質是任何財富都買不到的(箴三十一10~30)。所以,金錢不是我們要追求的目標,敬畏上帝才是首要的。
3.2 每個人將來都要來到上帝的面前,接受上帝的評估,但在那一刻,我們會發現錢財是絕不重要的,箴言十一章4節指出,在審判的日子,上帝所看重的不是錢財,而是我們的美好果子。所以,唯有美好的生命才能使我們在上帝面前站立得穩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