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歡迎您來到全新的明道社網頁!
由於我們的網頁還在發展階段,網上優惠及各項功能仍在測試和改進中,敬請包容。待設定妥當後,本社將於網站及社交平台發放最新資訊及正式啟用日期。若您遇到任何問題,請致電29689968或電郵 [email protected]。
您的禱告和支持對我們是很寶貴的鼓勵和動力!
主恩常伴!事主得力!
主僕
李炳權
明道社社長
2025年1月9日更新
親愛的明道之友:
最近有同工剛完成血管手術,其中一項7萬元的費用,不在醫療保險的承保範圍,這讓我有點出乎意料。感恩的是,這位同工懷著倚靠神的心,勇敢面對這困難。人生不如意的事十常八九, 正如約伯記五章七節指出:「人生在世必遇患難,如同火星飛騰。」
每個人都會遇上困難和患難,我們在當下的反應,往往反映我們對生命是抱持著甚麼態度,是充滿希望,還是充斥了負面情緒?羅馬書五章三至五節,是我人生座右銘裡的一段重要經文:
不但如此,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;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,忍耐生老練,老練生盼望;盼望不至於羞恥,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裏。
為何信徒在患難中仍要歡歡喜喜?首先,第三節指出患難生忍耐。「患難」這個字,通常被翻譯為「災難」(tribulations),更常被用在與大災難相關的經文;但這詞在這裡的意思可以是籠統性的,包括任何苦楚,無論是肉身、屬靈、或精神上的苦楚。「歡歡喜喜」這詞有著誇耀、歡欣的意味,是指值得誇耀的喜樂。「忍耐」看起來好像帶著一種消極意味,好像是說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,就只好去忍受、「忍氣吞聲」,但其實原文包含的意思不是消極的,而是積極的,可翻譯為「堅忍」,是一種能夠勝過攔阻、壓力和試探的能力。
怎樣才算是積極的反應?讓我們看看猶大國的一個好君王 — 希西家(歷代志下32:1-23):
(1) 1~2節提供了患難的背景,指出猶大被亞述王西拿基立攻打,多個城市淪陷,耶路撒冷將被圍困。
(2) 希西家的反應是怎樣?他做了幾樣事情:
(a) 希西家首先做了他可以做及應當做的事,他策劃建築防禦 (3~5節):塞住城外的泉源,不讓亞述軍兵得水;力圖自強,修築被拆毀的城牆,並製造了許多軍器、盾牌。
(b) 希西家沒有只倚靠自己的軍力,他信靠神的幫助,深信神與他們同在。(7~8節)
(c) 他知道禱告的重要 (20節):與以賽亞一起禱告。
(3) 結果神釋放猶大國 (21節):神派使者進入亞述軍營,殺滅所有大能的勇士、官長和將帥,亞述王要含羞回國。
親愛的弟兄姊妹,希西家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榜樣,堅忍是積極的。在患難中除了行出應當做的事,更重要的是要信靠神,深信神會保守看顧;我們更不可忽略禱告,要尋求神的幫助和旨意,也求祂給我們堅忍的力量,去面對種種壓力和困苦。
弟兄姊妹,在患難中你能積極面對嗎?你能堅忍地依靠神嗎?明道社這幾年面對財困的挑戰,也是要緊緊地倚靠神的大能、保守和帥領!
主內
李炳權 謹啟
給支持者的信:2025年3月

2025年4月3日更新